关于PLC编程,老工程师的这12点建议,赶紧看看吧!1、PLC和上位机(或触摸屏)组成监控系统时,在画面上很多时候需要有“手动”、“自动”等控制模式(一般都是多个只能一个时)。在程序里面可以用“MOV”指令。如:当选择“手动”就将常数1MOV到一个寄存器VB10里面,当选择“自动”就将2MOV到同一寄存器VB10。只要判断寄存器的数据是多少,就知道系统是那种控制方式。这样的思路好处是容易理解,不需要互锁之类的麻烦程序。2、程序有模拟量控制时,如果读取的模拟量基本上没误差,可以采取时间滤波的方式,延时一段时间。如果读取的数据误差很大,就需要采取其它的滤波方式,如算平均值等。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3、在程序调试过程中(特别是设备改造时,你的程序是加入到原来设备的程序中时),当程序语句中出现条件满足,而输出线圈不接通时,可以检查你的这段程序是否是在这样的语句之间,如JUMPgoto等语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中断程序之后,条件满足而没输出不接通,一般都是这段的程序不被扫描。4、在顺序控制程序时,即一个动作完成后,进入到下一个动作,等类似的顺序控制,采用+10+10控制模式,本人觉得很方便。其思路是:预置一个寄存器,在初始化时值为0,当系统启动后,对它+10,此时寄存器为10,寄存器等于10时可以做第一个动作;第一个动作完成后,再对寄存器+10,此时寄存器等于20,可以做第二个动作,第二个动作...
发布时间:
2021
-
03
-
20
浏览次数:93
PLC安装调试流程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涉及到各项工作,并且只能按序进行,一环紧扣一环,稍有不慎都将导致调试失败,不但延误工期,甚至会损坏设备。本文介绍了在现场实践中总结出的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技术经验,并对现场经常出现的安装、调试相关问题,提出探讨意见和解决方案。一、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合理安排系统安装与调试程序,是确保高效优质地完成安装与调试任务的关键。1、前期技术准备系统安装调试前的技术准备工作越充分,安装与调试就会越顺利。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内容:(1)熟悉PC随机技术资料、原文资料,深入理解其性能、功能及各种操作要求,制订操作规程。(2)深入了解设计资料、对系统工艺流程,特别是工艺对各生产设备的控制要求要有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按子系统绘制工艺流。程联锁图、系统功能图、系统运行逻辑框图、这将有助于对系统运行逻辑的深刻理解,是前期技术准备的重要环节。(3)熟悉各工艺设备的性能、设计与安装情况,特别是各设备的控制与动力接线图,并与实物相对照,以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4)在全面了解设计方案与PC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列出PC输入输出点号表(包括内部线圈一览表,I/O所在位置,对应设备及各I/O点功能)。(5)研读设计提供的程序,对逻辑复杂的部分输入、输出点绘制时序图,一些设计中的逻辑错误,在绘制时序图时即可发现。(6)分子系统编制调试方案,然后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综合成...
发布时间:
2021
-
03
-
15
浏览次数:99
机器视觉+AI到底为机器人发展带来了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科技进步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口红利、政策红利,低价资源等共同造就了中国制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制造也在改变着世界。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虽然是制造的大国,但一直大而不强,中国制造目前仍然处于第三方阵。世界制造业第一方阵以美国为首,德国和日本分别占领了智能制造第二方阵。我国先后出台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方针,希望提升制造业水平。在我国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三个阶段的发展宏观战略,分别是在2025达到世界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2035进入世界第二方阵前列,2045能够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在宏观战略的细分执行上,我国也提出三步走的具体规划:第一步要实现数字化制造,第二步实现互联网+制造,第三步实现新一代智能制造。就整个制造类型来看,这分别代表着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引领和市场变动型的不同制造形式。我国目前主要仍处于劳动密集型制造形态,该制造形态以低层次、低劳动成本为核心竞争力,主要行业包括加工、组装、家电、电子产品等基础制造业。随着人工成本不可避免的不断提高、工人不稳定性影响品质问题显露,人的不确定因素成为劳动密集型制造的发展瓶颈。同时,我国产品制造模式的又一困境也在出现,即高端产品没人做、做不出,而低端产品质量差、易积压卖不出,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 这些困境的根本出路就...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8
浏览次数:71
自动化的误区 随着中国2025智能制造以及德国工业4.0等诸多概念愿景目标的盛行,中国企业在智能制造上面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相较于成熟企业从信息化手段作为起点,大多数企业仍将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混淆,还在简单的以为:上了几个机器人就可以拿出来作为智能制造试点或标杆。这样的话,当中带来的苦恼和困惑,可能只有企业主自己知道。究其原因,德国的工业自动化专家班布里奇也给出了自动化的四个误区:误区一:人类被开发者看做主要的错误来源,因此理应被自动化替代。然而,开发者本身也是人,也容易犯错,对他们而言所犯的就是开发上的错误。这就导致了一系列操作上的失误实际上可归结于开发上的缺陷。误区二:那些(当时)没能实现自动化的任务,主要是因为他们太过复杂且无法根据经验进行细分,才会最终留给人类,也就是在过程控制中最薄弱的一环去完成。误区三:人之所以被自动化所替代,是因为系统可以更好地执行任务。但是他们必须继续监控和检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故障发生时他们必须介入并手动接管。误区四:最可靠的自动化系统需要最昂贵的培训措施,因为日常运营中没有机会主动控制和了解这样的系统。而不可靠的系统要求定期主动介入和思考各功能之间的联系,这样自然就使人有了手动控制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培训花费。以人为本专家总结出的四个误区,不难看出,实际是为了揭示一个话题:工业制造中人和自动化系统...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6
浏览次数:73
从“跟随”到“并跑”:中国工业机器人补短板2月初,工信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2020年1-12月,全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237068台,同比增长19.1%。19.1%的同比增长率,已经是近3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的最高增长幅度。另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长为-6.1%,2018年1-12月则为4.6%。工业机器人产量取得长足发展的2020年,也是中国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地位的第8个年头。中国是制造大国,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设备,中国自然对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大,国家发改委的文件指出,自2013年起,中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但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密度还有待提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0世界机器人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在全球排名第15,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187台(则密度为187),远低于排名第一的新加坡,但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新加坡的机器人密度为918,世界平均密度则为113。工业机器人有“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美誉,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于1959年,而中国对机器人的研发相对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82年,时任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的蒋新松带领科研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蒋新松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有“中国机器人之...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5
浏览次数:94
伺服冲压自动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当前一些国内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存在着消耗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分析伺服冲压自动化线的生产工艺及装置,与传统手工冲压线进行比较,在产品质量、生产节拍、节能等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该冲压方式亦为未来冲压自动化线发展的方向。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各汽车厂家对提高生产效率、材料利用率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冲压自动化线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快速提高,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质量提升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目前冲压车间多为手工生产线,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高,冲压件表面质量低,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伺服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是由伺服压力机和自动化输送系统组成。现有的冲压生产线,匹配的压力机主要是多连杆机械压力机,虽然实现了冲压自动化生产,但是还没有解决对高品质、高节拍、低成本生产的需求,而伺服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诞生即可解决上述难题,为未来汽车厂规划冲压线的主流方向。生产工艺及装置拆垛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首道工序,由拆垛小车和拆垛机器人组成,采用行车或叉车将需要生产的板料转运至拆垛小车上,进行定位,由拆垛小车上的磁力分张器将板料分开,然后再通过拆垛机器人将板料放到上料皮带机上,实现板料拆垛工序。清洗输送设备皮带机将拆垛机器人抓来的板料输送到清洗涂油设备处,经过清洗机除去板料表面的灰尘油污,达到生产所需清洁度要求,目前主机厂...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4
浏览次数:97
自动化行业的电气工程师真的没有技术含量吗?在工厂上班的朋友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帮人,他们在机台旁边爬上爬下,一会儿钻到机台下面的电柜里对照着电气图纸排查线路问题,一会儿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屏幕思考着,思考的太投入时还会挠挠头、扶扶眼镜。这群人应该就是负责机台编程以及现场调试的电气工程师,一般都是年纪比较轻的小伙子,毕竟这种要经常到处出差与加班的工作不太适合中年人来干。目前市场上的机台的电气控制一般主要分为两类,PLC控制与PC控制,两者各有优缺点,我们主要来聊一聊PLC电气工程师的日常工作与技能要求。首先电气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的电气控制框架设计、电气原件选型(BOM清单开立)、电气原理图纸绘制、PLC与触摸屏程序开发编写,最后就是设备的现场调试。其实以上几项工作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比如选型关系到设备的成本以及后续的使用效果;电气图纸绘制的准确性关系到后期调试的效率,太多的错误会大大影响调试进度;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PLC程序的编写了,以下就结合我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中整理或者说是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下,就以目前应用的较多的三菱PLC为例。个人认为,一个好的PLC程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首先便是安全性,这也是最关键的,只有绝对安全可靠的程序才能保证操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也只有这样才能顺利通过客户端对应EHS部门的验收通过,设...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2
浏览次数:85
详解机器视觉的光源基础与选型技巧一套完整的视觉检测系统主要包含图像采集部分和图像分析部分,而图像采集部分主要有工业相机、工业镜头以及机器视觉光源承担,今天我们主要介绍机器视觉光源的相关基础知识及选型技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机器视觉中的光源起到哪些作用:1、照亮目标,提高亮度;2、形成有利于图像处理的成像效果,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对图像处理算法的要求;3、克服环境光干扰,保证图像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精度、效率;通过恰当的光源照明设计,可以使图像中的目标信息与背景信息得到最佳分离,这样不仅大大降低图像处理的算法难度,同时提高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但非常遗憾,目前没有一个通用的机器视觉照明系统,可以应对不同的检测要求,因此针对每个特定的案例,都需要设计适应的照明装置,以达到最佳效果,而不合适的照明,则会引起很多问题,机器视觉光源如此重要,却往往被很多人忽视。目前机器视觉光源主要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形状自由度高,使用寿命长、响应速度快、单色性好、颜色多样、综合性价比高等特点在行业内广泛应用:一、形状自由度一个LED光源是由许多单个LED组合而成的,因而跟其他光源相比,可做成更多的形状,更容易针对用户的情况,设计光源的形状和尺寸。二、使用寿命长为了使图像处理单元得到精确的,重复性好的测量结果,照明系统必须保证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提供稳定的图像输入。LED光源在连续工作10,000到30,...
发布时间:
2021
-
03
-
01
浏览次数:100
你想知道的PLC介绍都在这里!一、PLC的定义与分类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用户的“自然语言”编程,适应工业环境,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新一代通用工业控制装置。PLC是在继电器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1、PLC的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2、PLC的分类PLC产品种类繁多,其规格和性能也各不相同。对于PLC,通常根据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功能的差异和I/O点数的多少等进行大致分类。2.1 按结构形式分类根据PLC的结构形式,可将PLC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类。(1)整体式PLC整体式PLC是将电源、CPU、I/O接口等部件都集中装在一个机箱内,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低的特点。小型PLC一般采用这种整体式结构。整体式PLC由不同I/O点数的基本单元(又称主机)和扩展单元组成,基本单元内有CPU、I/O接口、与I/O扩展单元相连的扩展口以及与编程器或EPROM写入器相连的接口等;扩展...
发布时间:
2021
-
01
-
25
浏览次数:60
盘点日本最值得关注的工业机器人13大巨头!机器人技术源于美国,却在日本得到了产业化规模发展,当前日本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众所周知,日本素有机器人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在2014年之前也是世界最大的应用国和消费国(目前被中国连续取代)。机器人技术源于美国,却在日本得到了产业化规模发展,当前日本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机器人大约有95万台,其中日本就占了38%,位居各国之首,可以说是占据了世界机器人产业的半壁江山,除了机器人技术先进、品种齐全,机器人企业更是多如牛毛。因此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出了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日本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排名不分先后)。一、发那科日本发那科是全球四大机器人家族之一,发那科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FANUC品牌创立于1956年,是当今世界上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最强大的企业之一。FANUC机器人产品系列多达240种,负重从0.5公斤到1.35吨,广泛应用在装配、搬运、焊接、铸造、喷涂、码垛等不同生产环节,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FANUC在46个国家拥有超过240个合资企业,子公司和办事处。它是数控系统最大市场份额的生产商,具有65%的全球市场份额。二、安川电机同为全球四大机器人家族之一,安川电机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最...
发布时间:
2021
-
01
-
22
浏览次数:53
工业机器人9大选型原则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过程中,通常是对机器人本体进行符合使用条件的选型,末端执行器则是针对不同的使用行业以及环境进行定制。对于机器人本体的选型,主要的选型原则为:有效负载、应用行业、最大动作范围、运转速度、刹车和转动惯量、防护等级、自由度、本体重量、重复定位精度等九个方面。01、有效负载有效负载是,机器人在其工作空间可以携带的最大负荷。从例如3Kg到1300Kg不等。如果你希望机器人完成将目标工件从一个工位搬运到另一个工位,需要注意将工件的重量以及机器人手爪的重量加总到其工作负荷。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机器人的负载曲线,在空间范围的不同距离位置,实际负载能力会有差异。02、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你的机器人要用于何处是你选择需要购买的机器人种类时的首要条件。如果你只是要一个紧凑的拾取和放置机器人,scara机器人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快速放置小型物品,Delta机器人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想机器人在工人旁边一起工作,你就应该选择协作机器人。03、最大作动范围当评估目标应用场合的时候,应该了解机器人需要到达的最大距离。选择一个机器人不是仅仅凭它的有效载荷-也需要综合考量它到达的确切距离。每个公司都会给出相应机器人的作动范围图,由此可以判断,该机器人是否适合于特定的应用。机器人的水平运动范围,注意机器人在近身及后方的一片非工作区域。机器人的最大垂直高度的量测是从机器人能到达的最低...
发布时间:
2021
-
01
-
21
浏览次数:134
什么是工业机器人呢?工业机器人最强科普来了工业机器人从原本只有大型企业才能用的上的“奢侈品”,到现在很多的中小企业也在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已经变成了一件生产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工具。工业机器人行业具备着横向扩展和推动所有行业的潜能,由此可见工业机器人终将成为制造企业的必然选择,而且未来的发展必将让工业生产,乃至人类社会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工业机器人有什么特点呢?给大家总结了三个特点。工业机器人的特点1.可编程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柔性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可随其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功用,是柔性制造系统(FM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拟人化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有类似人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手爪等部分,在控制上有电脑。此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还有许多类似人类的“生物传感器”,如皮肤型接触传感器、力传感器、负载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声觉传感器、语言功能等。传感器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自适应能力。3.通用性除了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工业机器人外,一般工业机器人在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比如,更换工业机器人手部末端操作器(手爪、工具等)便可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就有必要说明了,一下归纳几点优势。工业机器人的优势节约成本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进行操作。有效节省人工费用。另外,采用工业机械手...
发布时间:
2021
-
01
-
20
浏览次数:259